close

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趨勢分析

 

 

內容摘要: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由於當時經濟體制等因素的制約,發展比較緩慢,研究和應用水準也比較低。1985年,隨著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大量應用和普及工業機器人,我國在“七·五”科技攻關計畫中將工業機器人列入了發展計畫,由當時的機械工業部牽頭組織了點焊、弧焊、噴漆、搬運等型號的工業機器人攻關,其他部委也積極立項支援,形成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次高潮。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由於當時經濟體制等因素的制約,發展比較緩慢,研究和應用水準也比較低。1985年,隨著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大量應用和普及工業機器人,我國在“七·五”科技攻關計畫中將工業機器人列入了發展計畫,由當時的機械工業部牽頭組織了點焊、弧焊、噴漆、搬運等型號的工業機器人攻關,其他部委也積極立項支援,形成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次高潮。

  儘管在某些領域的機器人研究已經有了較快發展,我國機器人製造技術科研成果產業化水準並不理想。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蔡鶴皋表示:“高等院校和中科院在機器人製造方面做了很多科研工作,30年間積累了不少成果。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製造大國,而機器人的產值卻僅占全球機器人市場的9.6%。從工業機器人在市場應用角度來說,日本每1萬名生產工人中就擁有1700多台機器人,義大利是1600台,而在中國,每1萬名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還不足90台。

  工業機器人作為最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數位化裝備,技術附加值很高,應用範圍很廣,作為先進製造業的支撐技術和資訊化社會的新興產業,將對未來生產和社會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外專家預測,機器人產業是繼汽車、電腦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的大型高技術產業。隨著我國工業企業自動化水準的不斷提高,工業機器人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我國目前正從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化製造業方向發展,振興製造業、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從製造業的發展歷程看,生產手段必然要經歷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資訊化的變革。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如何進一步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品質、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已經成為不少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作為先進製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自然成為企業較理想的選擇。機器人工作站,特別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不斷出現,不僅大大增強了企業競爭力,也給用戶帶來了顯著效益,隨著企業自動化水準的不斷提高,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大,將逐漸成為自動化生產線的主要形式。

  如今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平面關節型裝配機器人、直角坐標機器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碼垛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不少品種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作為一個產業,需要有成熟的技術和產品。相比國外而言,中國的機器人企業通過大約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產業發展的條件,但中國的機器人產業依然是名符其實的”小“產業,機器人生產商要比從事國家大型支柱產業的企業更難以形成產業集群和規模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庫加 的頭像
    庫加

    股市教學 - 庫加老師 - TIFA Life

    庫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